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28日在这里说,今后15年内,中国要建立一个全世界最大的信息网络,将有8亿中国人上网,这个网络将三倍于美国全国的网络。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目前担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题组副组长。他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应将网络技术作为龙头带领信息产业的发展。这个全球最大的信息网络“8亿网”是面向普通大众的,成本低廉、简单易用。他说,建设这个网络的最主要目的不是发短消息和上网聊天的,而是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富人和穷人的差别不只是收入的差别,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机会不均等,发展中国家首先应考虑尽快提高人们获取知识的能力。”
为了创造“8亿网”的基础设施,国家计划投资14亿元人民币建设以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为核心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
目前使用的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是上世纪70年代制定的,随着国际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和用户数的迅猛增长,只有32位地址空间的IPv4已不能适应需求。IPv6采用128位的地址空间,为地球上所有想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个人数字终端、移动电话、汽车、各种家用电器等实体分配全球惟一的IPv6地址。李国杰说,发展IPv6的首要指标就是低成本,包括网络、终端和后台设备,新的网络技术一定不能越搞越复杂、越昂贵。他领导的中科院IPv6研究项目得到6000万元的资助,选择了北京和重庆两地建设实验网。他的研究小组还制成了IPv4和IPv6转换网关,使IPv4网络的用户能自如地转换到IPv6网络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