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意见反馈 加入收藏 简体 繁体
 
 
首页 产品 导购 新闻 商城 商情 二手 Ineternet服务 论坛
 
 
台式机|笔记本|掌上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手机|外设|无线网络|全部产品  
 
首页 服务资讯 专家导购 技术应用 MYPRICE推荐 服务导航 工具箱 资料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INTERNET服务 > 服务资讯 > 正文              查看全部服务资讯文章
域名查询
最热门服务提供商
带宽测量器
主机服务搜索
INTERNET主机服务
INTERNET接入服务
 
 
 
 
资料库 常见问题解答
其他产品 本周推荐
 
 
  联系本站
 

 
国内企业应该注意域名保护
时间  2005-03-21 10:49:11 作者  刘启诚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通信世界
 

  去冬假中行网站诈骗事件的尘埃未了,今春假工行网站窃财的风波又现,国际反仿冒网页工作组APWG的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上第二大拥有仿冒域名及网站最多的国家(占全球仿冒总份额的12%)。仿冒域名、仿冒网站事件的频频发生,在引发社会对网络安全忧虑的同时,也悄然带动了域名保护意识及行为的升级。来自国内最大的域名注册服务商中国万网(www.net.cn)的业务信息显示,自假冒中行和工行网站事件的发生后,一时间注册多个域名的知名企业骤然增多,如著名的北京赛特集团就注册数百个国际、国内域名及通用网址,而中国建设银行则更有亡羊补牢之意通过中国万网新购和续租的各项域名类业务竟多达148项,原因无非是借鉴了前两起假冒行为中,不法分子利用了与原域名相似英文字母的拼写而混淆网民视听的教训,如假中行的BankoffChina.com与真中行BankofChina.com的仅有一字母之差。但是大部分金融、商贸等需要进行在线商务活动的网站,仍然仅仅依靠单一网址运行站点,使得在线交易、在线支付活动依然面临着较大的被仿冒诈骗的风险。  

    据中国万网总裁张向东介绍,利用假域名、假网站等手段欺骗网络用户的现象,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屡见不鲜,但国内商家和用户却会更易因此蒙受损失。因为美欧的知名企业非常善于运用域名保护战略来斩断仿冒者的企图,如在美国企业不仅广泛地将与自身商标、商号、行业属性等一切可能与自身形象发生关联标识的衍生形式域名注册下来,为此不惜上公堂也要“防患于未然”。比尔. 盖茨就多次以“太接近微软商标”为由夺回了microsof.com、Mikerosoft.net等李鬼形式的域名。近年来,国际上域名保护战略的内涵甚至还延伸发展到了企业尽可能地将“污秽名称”也要注册为域名的程度。大名鼎鼎的国际连锁商家沃尔玛特则注册了200多个由粗俗名称构成的域名,该公司称因为那些域名很容易让人联想成是玷污沃尔玛特形象的名称。美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Verizon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注册了700多个域名,其中包括200多个赞美词汇和50多个属于咒骂用语性质的域名,甚至还为失去了VeryzionSucks.com(欺骗者、吸血鬼)这样的域名与抢注者打起了官司。而多数中国的上网企业却普遍忽视域名保护性注册的广泛内涵,经常会陷入到被人“欺世盗名”的被动境遇。

  对此张向东认为,上网企业仅仅靠提示用户 “交易前先核对身份”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避免仿冒诈骗实际上有多种手法,除了尽可能地运用注册与自身标识密切关联的国际、国内域名这一保护性策略外,利用通用网址和中文域名这样新兴的网址访问工具也可以达到有效防范目的,通用网址易记、好用可直接访问企业网站的深层页面,中文域名则能利用汉字显著的形体结构差异特征、大大降低用户访问识别错误的机率,值得引起关注。



 
评论 推荐 关闭  
 
   
  • 中文网址价格战再次升级 3721抛出免费策略
  • 十大最有价值CN域名评出 java.com.cn居首
  • CN域名抢夺战开打
  • CN域名突破50万互联网刮起"中国旋风"
  • CN域名全球炙手可热 中国企业须高度重视
  • 互联网信息调查报告披露——百万域名只有三成半在用
  •  
       
     
    | 关于我们 | 站点导航 | 投稿指南 | 诚邀加盟 | 广告服务 | 邮件订阅 |

    京ICP证030062

    MyPrice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果有问题,请发电子邮件给webmaster@mypric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