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 |
 |
2005-07-21 10:22:42 |
 |
作者 |
 |
余世琳 叶晨晖 |
 |
 |
 |
近来,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纷纷提高宽带用户的入户带宽。电信运营商在不断提速的同时,如何用技术提升宽带运营质量?为此,本报特别采访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决策部研究员许军和广东电信研究院网络技术与市场研究部部长余爱民。
记者:继“4·11”全国互联网大面积断网事件之后,近日北京又出现大面积网络瘫痪事件。您对这这一系列事件有何看法?
许军: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必须下大气力进行解决。过去我们只是在电视、电影等媒体上看到欧美国家由于黑客攻击,网络瘫痪导致巨大的损失。而如今中国已经逐步进入网络社会,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已经离不开网络的支撑。网络的安全性已经涉及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绝不可掉以轻心。
总之,社会的各方面都应该重视这一现象,努力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从技术和物理层面解决网络漏洞,同时加强网络系统的容灾能力。最后还有加强网络立法,从法律上杜绝黑客的产生。
余爱民:首先,社会各界对网络瘫痪事件的关注和反应,反映了互联网的日益重要性,说明社会公众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已经大大增强,互联网正逐步走入千家万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密不可分。其次,说明我们的互联网安全体系现在仍然比较脆弱。而互联网的开放性、无国界性以及承载服务的日益多样性,都给予运营商及技术商等极大的考验。
记者:网络电视、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业务层出不穷,那么支撑这些业务的宽带技术现发展情况如何?当前的宽带技术发展是否面临这些业务增长需求的压力?
许军:在接入网中,目前可供选择的宽带接入方式主要有LAN、ADSL、Cable和LMDS几种,各有各的优缺点。目前ADSL是中国电信、网通等主流运营商的接入方式,LAN等虽然也获得一定的发展,但只是ADSL的补充,随着宽带业务的不断增多,网络电视、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业务的发展,DSL正在逐步提速。但是,ADSL提速必然给上游的IP城域网带来提速的压力。而且随着应用对带宽的要求继续加大,ADSL将面临发展瓶颈。
LAN虽然用户理论上入户速率可达10M,但交换机和用户网卡距离不能超过100米,否则信号衰减很厉害,只能加中继放大设备。最要命的是用户的实际速率受制于与城域网或互联网相连的专线速率,由于社区建设采用全面铺设,而用户实际开通率很低,基于成本的考虑,专线速率往往很低,制约了LAN方式的发展,而用户在同一交换机内的安全问题也很值得考虑。
Cable-modem可以提供理论上较高的接入速率。但缺点是采用共享结构,随着用户的增多,个人的接入速率、质量会有所下降,安全保密性也欠佳。
余爱民:为了支撑此类应用特征的业务,人们不断研究并推出各种新技术,在接入网层面,目前覆盖广泛的ADSL技术不断推陈出新,VDSL、ADSL2+等下一代DSL技术在2004年逐步步入市场,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网络运营商均有试点,但这些新技术对铜缆的质量、传输距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产品的互通和商用化需要一定的时期,因此目前还不能大面积部署,仍然主要依靠ADSL技术自身的潜力进行提速(ADSL技术最高可提供8M接入速率)。而FTTH、FTTB等光纤局域网接入,可以提供10M到1000M的接入 在一些人口密集度高的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近年来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OpticalNetwork)成为提供多种综合业务的宽带接入技术新宠儿,APON GPON以及最新的EPON技术可以提供几百兆到10G的接入速率,提供了一个大容量高速路的接入系统,但目前大多处在技术试验及标准成熟当中。在城域网、骨干网层面,一些带宽保证手段如MPLS,DiffServ都在部分网络得到应用,但从技术实现成本及发展来看,相比进行带宽分配控制,提供“无限宽”的网络骨干带宽及将业务网络进行逻辑分离,对于网络电视等应用来说,是一种更为可行且现实的解决方案。
记者:您认为今年宽带技术创新的重点会在哪里,宽带提速对运营商的宽带技术提出什么新的要求?
许军:由于宽带应用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像网络电视、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高带宽业务的快速发展。传统的ADSL已经难以满足,而且由于宽带用户和高带宽等都对已有的IP城域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在核心网方面应加强开展城域网优化工作,建设基于MPLS技术的CN2核心网,积极采用以软交换技术为主的新建和改造。同时为了满足宽带应用对带宽的要求,尽量采用利用ADSL2+提供宽带接入。
同时作为运营商应该积极主动的开展和逐步扩大主流FTTP、FTTH试点实验。最终目标是形成以ADSL2+和VDSL2接入为主,FTTH达到相当规模,WiMAX和WLAN等无线手段作为补充的多元化全方位的宽带无缝接入网络,以适应高带宽业务的发展。
余爱民:用户的网络服务质量涉及到接入网,城域网,骨干网及应用服务器等整个链路上的各个环节,网速慢并不单是接入网的原因。从目前宽带网络运营的实际情况来看,提高ADSL的入户带宽问题,仅仅解决了网络上的第一个瓶颈,要想获得端到端良好的业务体验,城域网,骨干网以及应用层面的服务保证手段必不可少。今年在接入网上,仍然主要依靠ADSL自身的潜力进行提速,并会逐步升级到ADSL2+技术,同时,研究骨干网上的服务质量保证手段,广泛部署CDN网络技术也将是这几年技术创新的重点。
宽带提速对运营商来说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需求,因此运营商在对现有网络进行挖潜的同时,必须积极探索和试验更新的技术,如:PON技术、FTTH等,以保证网络能够与用户的发展一起成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