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意见反馈 加入收藏 简体 繁体
 
 
首页 产品 导购 新闻 商城 商情 二手 Internet服务 论坛
 
 
台式机|笔记本|掌上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手机|外设|无线网络|全部产品  
 
首页 服务资讯 专家导购 技术应用 MYPRICE推荐 服务导航 工具箱 资料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INTERNET服务 > 服务资讯 > 正文              查看全部服务资讯文章
域名查询
最热门服务提供商
带宽测量器
主机服务搜索
INTERNET主机服务
INTERNET接入服务
 
 
 
 
资料库 常见问题解答
其他产品 本周推荐
 
 
  联系本站
 

 
LMDS、LAN、PLC(电力线通信)等接入技术发展缓慢
时间  2005-10-24 11:09:24 作者  兆北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通讯世界
 
四、LMDS、LAN及PLC发展缓慢

  导致目前宽带业务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没有应用,没有合理的网络资费。因此除了建立一个可运营、可管理的宽带接入网络外,必须建立一种使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能够紧密合作,实现双赢的运营机制。

  1.LMDS接入技术进展

  LMDS之所以成为今天人们讨论的焦点,不仅在于它独有的技术优势,更在于还有诸多限制着LMDS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待于人们的共同关注与解决。首先是频率的分配问题。一方面是运营商对充足的带宽资源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则是没有国际统一标准和各国对LMDS工作频段发放工作进度不一致的现状。其次是LMDS的市场定位问题。运营商往往走入一个误区,认为LMDS提供的多业务接口可以使它适宜于任何用户。而实际上,LMDS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的最大用户群是在人口密集、业务量较高的地区,例如SME(中小企业)、SOHO(家庭办公)和集团用户(信息化小区)。再次,就是市场上LMDS产品的缺乏。这里更深一层的含义在于没有充足的产品以满足用户大量的需求。

  2.LAN接入技术进展

  FTTx+LAN接入目前的发展速率远远低于ADSL,主要是因为LAN接入覆盖范围小,且因需要综合布线导致初期投资成本高,运营商对用户楼进行综合布线后,往往出现用户实装率低、投资难以回收的局面。而且LAN交换机大多不是电信级产品,故障率较高,运行维护比较困难。此外,以太网本身是一种局域网技术,将其应用于电信网接入领域时,需要认真解决认证计费、用户管理、用户安全、绑定、服务质量保证以及网络管理等问题,而ADSL技术成熟且设备价格不断下降。运营商在经过充分考虑后,将ADSL技术作为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而将FTTx+LAN作为一种补充方式,主要用于企业大厦和高档住宅小区。

  从LAN接入技术本身而言,以太网技术已十分成熟。发展LAN接入技术主要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几大问题:一是延伸以太网的接入距离;二是提高以太网交换机的可靠性,并实现对以太网交换机的远程集中管理;三是完善其用户认证、用户管理、用户安全和服务质量保证解决方案。

  3.PLC接入技术进展

  电力线宽带技术商业应用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从经济角度分析,都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和惊人的市场。但宽带电力线接入技术的商业应用还有几大障碍需要逾越。

  首先是政策障碍,按照我国的相关管理规定,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必须经过相关权威机构的检测,然后由政府部门发给牌照或入网证才有资格在市场上推行。对此,国内发展电力线上网的相关企业也一直在积极地进行政策层面的努力,力求突破这一限制。信息产业部从2004年起就曾准备进行PLC的相关测试,但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进行。包括中电飞华等企业在内的尝试通过电力线通信技术实现用户接入的运营商在发展过程中也是遮遮掩掩,低调发展。有分析人士指出,之所以难以进行“批准”的最根本原因是该技术一旦实施,将使整个通信业的运营模式发生巨变,其中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是目前在宽带接入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为此有人预言,如果PLC获准运营,中国电信将会像美国的AT&T一样瓦解。看来,影响现有运营商的既得利益才是最终制约电力线上网发展的根本因素,政府在其中无疑在充当保护伞的角色。

  其次从产品和技术角度看,目前包括电力科学研究院在内的多家企业对电力线通信技术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但是电力线宽带接入的广泛投入商业运营,在技术和产品成熟度上还须进一步完善。

  目前推动PLC设备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的企业大多是电力系统背景的企业,对电信产品的可运营可管理性要求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大多企业不能提供包括网管、认证、计费等成熟的完整的系统。虽然很多公司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整个产业链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最后在商业模式上,中电飞华作为国内最大的PLC宽带接入运营商,其做出了大量有益的尝试,目前已经开通了2万多用户,但是由于受到电信市场主流运营商的挤压,也是举步唯艰。

  通过以上三种主要宽带小区接入技术介绍可知,目前信息化社区宽带接入技术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应用需求、网络建设及管理、技术的成熟性、投资回报等因素,同时还需兼顾网络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伸缩性。

 
评论 推荐 关闭  
 
   
  • 以太接入网成就全新宽带 电信基础网为建设重点
  • 中国宽带市场面临转型
  • 中小型企业网络组建与接入DDN方案点评
  • 数十位专家云集深圳 共话通信网络发展热点话题
  • Top10 十大宽带共享组网方式推荐榜
  • 美大城市市政当局积极推进Wi-Fi网络普及
  •  
       
     
    | 关于我们 | 站点导航 | 投稿指南 | 诚邀加盟 | 广告服务 | 邮件订阅 |

    京ICP证030062

    MyPrice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果有问题,请发电子邮件给webmaster@mypric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