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意见反馈 加入收藏 简体 繁体
 
 
首页 产品 导购 新闻 商城 商情 二手 Internet服务 论坛
 
 
台式机|笔记本|掌上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手机|外设|无线网络|全部产品  
 
首页 服务资讯 专家导购 技术应用 MYPRICE推荐 服务导航 工具箱 资料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INTERNET服务 > 服务资讯 > 正文              查看全部服务资讯文章
域名查询
最热门服务提供商
带宽测量器
主机服务搜索
INTERNET主机服务
INTERNET接入服务
 
 
 
 
资料库 常见问题解答
其他产品 本周推荐
 
 
  联系本站
 

 
国内厂商占位光传输市场 光纤到户走进小区
时间  2005-10-26 10:31:49 作者  张燕玲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通信产业报
 

    用“供大于求”来概括目前的光缆市场是再合适不过了,目前国内已投产的光纤厂商的年生产能力已经超过3000万公里,在忽略进口产品的情况下,产能已超过实际需求的2倍。而国外厂商的介入在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也给国内厂商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国内厂商曾经试图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光纤反倾销”上,然而案件的胜出并未给光纤光缆企业的生存环境带来更多起色。许多国外厂商纷纷加大了在国内建厂以及与国内企业合资的力度来弥补“光纤反倾销”带给他们的“伤害”。因此有人戏称此次反倾销“胜败难定”、“形式大于实质”也不无道理。

  光纤光缆市场的低迷除了产能过剩的因素外,国内厂商技术实力的匮乏也使他们失去了更多话语权。“预制棒”技术作为制造光纤的核心技术已成为国内厂商心中永远的“痛”。虽然一些企业也纷纷加大了对“预制棒”的研发,但由于缺乏品牌效应,他们所生产的预制棒并未得到运营商的认可。在预制棒领域的巨大投入却未带来相应的回报让国内厂商尝到了“骑虎难下”的滋味。

  在光纤光缆市场举步维艰的环境中,国内厂商纷纷选择了多元化发展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在2005国际通信展中,虽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光缆厂商参展,但从他们展示的各类解决方案中,已经嗅出其多元化的味道。

  通常人们习惯将一年一度的通信展看成预测某个领域的风向标。2004年国内光纤光缆企业的领军者长飞的缺席使当年的光纤光缆领域失色不少,而在今年,长飞、亨通等主流厂商的集体缺席,给这个行业增添了几分萧条。

  设备市场业绩斐然

  与无线和数据通信领域相比,国内光传输设备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毫不逊色。技术实力已成为设备商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敲门砖”,很多性价比高的新技术逐渐登堂入室成为主流。过去仅仅依靠成本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份额的企业也只能在SDH/PDH等低端领域“苟活”一阵了。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厂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储备,目前已经在国内光传输设备市场中占据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其中以低端产品打入市场的华为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进攻策略,不断蚕食国外厂商的市场份额并逐渐杀入高端市场。同时中兴、烽火等厂商也向处于垄断地位的国外厂商发起了强有力的攻势。除了发力国内市场外,华为、中兴等厂商也在海外取得了不菲的业绩。目前华为光网络的市场份额已经进入了全球前四名,成为全球主流的光传输设备商之一。

  可以说目前国内光传输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已被国内厂商收入囊中。

  据悉在2004年国内光传输设备市场中,仅华为一家就以58亿元的销售额占据近一半市场份额,而中兴、烽火合计占有国内市场的20%。国内厂商光网络市场份额的相对集中预示着光传输设备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的同时将逐步趋于稳定。

  光纤到户快马加鞭

  在今年的国际通信展中,各类FTTH解决方案的展示成为此次展会光通信领域的最大亮点。在市场需求以及设备厂商、运营商甚至房地产商的推动下,FTTH正从幕后走向台前。同时随着光缆器件价格的不断下降,这个被视为贵族化的接入方式已开始走向寻常百姓家。

  在FTTH的市场推广中,设备商们可谓不遗余力,在EPON、GPON等领域的潜心研发终于打动了运营商的芳心。从武汉电信负责的武汉紫菘小区FTTH试点到北京网通涉足的北京“宽HOUSE”FTTH试点再到中国移动承建的各地网吧FTTH工程,运营商对FTTH的认可和热情可见一斑。同样,房地产商们也不甘寂寞,为了提升楼盘的身价,他们也纷纷将新建的小区纳入FTTH试点的范畴,让宽带接入一步到位。

  虽然FTTH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与规模商用相比,屈指可数几个试点还只能算是小试牛刀。业内专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FTTH市场的容量将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增长,然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仅有运营商和设备厂商的热情远远不够。作为FTTH的直接收益者,用户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因此只有通过丰富的内容刺激用户对带宽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加快FTTH的商用步伐。毋庸质疑,在加快和维护FTTH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中,用户、运营商、设备商一个都不能少。



 
评论 推荐 关闭  
 
   
  • 我国光纤到户技术发展与应用(图)
  • LMDS、LAN、PLC(电力线通信)等接入技术发展缓慢
  • 以太接入网成就全新宽带 电信基础网为建设重点
  • 高级网吧光纤组网技术
  • 德国新光脉冲分子提高光纤传输速度
  • 英国电信推出比Skype低一倍的VoIP费率
  •  
       
     
    | 关于我们 | 站点导航 | 投稿指南 | 诚邀加盟 | 广告服务 | 邮件订阅 |

    京ICP证030062

    MyPrice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果有问题,请发电子邮件给webmaster@mypric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