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意见反馈 加入收藏 简体 繁体
 
 
首页 产品 导购 新闻 商城 商情 二手 Internet服务 论坛
 
 
台式机|笔记本|掌上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手机|外设|无线网络|全部产品  
 
首页 服务资讯 专家导购 技术应用 MYPRICE推荐 服务导航 工具箱 资料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INTERNET服务 > 服务资讯 > 正文              查看全部服务资讯文章
域名查询
最热门服务提供商
带宽测量器
主机服务搜索
INTERNET主机服务
INTERNET接入服务
 
 
 
 
资料库 常见问题解答
其他产品 本周推荐
 
 
  联系本站
 

 
国内注册的“.com”域名频被剥夺
时间  2006-09-01 11:17:32 作者  刘世辉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北京日报
 

    域名就好比是网站在互联网上的地址牌,一个好的域名对网站的成功至关重要。近期,互联网上出现了数起中方注册的“.com”域名因纠纷被剥夺的事件,让人大跌眼镜。

  李先生在1999年1月31日注册了“cmz.com”域名,并建立了个人网站。不久前,一家自称商标单词缩写为“cmz”的西班牙公司,以“cmz”是其公司商标中3个单词的首字母为由,通过国外的仲裁机构,把这个域名夺走。李先生的网站因此被停用。

  更有甚者,经营了五载、号称西安最大电子商务网站的虎酷网(tigercool.com)也有差不多同样的“遭遇”。因为在美国输了版权官司,其域名作为资产被美国法院判给了赢官司的一方。由于域名几乎是用户访问网站的惟一方式,虎酷网面临的威胁是致命的。

  据悉,李先生和虎酷网都在积极申诉,试图拿回曾属于自己的域名。但业内专家对此却并不乐观。首先,中国人对国外情况并不了解,一不小心注册到了别人的著名商标,自己的权益很难得到仲裁机构的支持;其次,国内企业和个人对国外仲裁机制也不甚了解,加上语言不通、远隔万里,吃亏是显然的;而且,也不排除外国机构在仲裁时偏向外国公司的可能。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美国国家仲裁法庭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处理的近百例涉及中国的“.com”域名案件中,中方成功保住域名的不到10%。

  因此,专家提醒,“.com”的域名仲裁机构在国外,中国企业有时鞭长莫及,可以选择仲裁权在国内的“.cn”域名,这样即使有纠纷,域名拥有者也可以很方便地主张自己的权益。如果一定要注册“.com”域名,事前也一定要尽量做详尽的调查,避免“撞车”。



 
评论 推荐 关闭  
 
   
  • 美政府官员:美国将继续控制互联网域名系统
  • “刘翔”域名 拍卖价近19万
  • 专家呼吁建立良性域名注册体系
  • 专家认为抢注域名不等于恶意抢注
  • 注册商标域名何必要“抢”
  • 中国COM域名遭遇莫名危机
  •  
       
     
    | 关于我们 | 站点导航 | 投稿指南 | 诚邀加盟 | 广告服务 | 邮件订阅 |

    京ICP证030062

    MyPrice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果有问题,请发电子邮件给webmaster@mypric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