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翅留下,糟粕扔掉”,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还是很经典的,只可惜中国的电信业好像并没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2001年12月10号中国正式入关后,中国电信显然是受到了刺激,次年效仿美国AT&T(1995年,AT&T决定分离成为三个独立运作公司,包括AT&T朗讯公司以及NCR),拆分自己,引入竞争机制。但形式是好的,过程是混乱的,结果更是让人无奈的。中国电信“分家后” 造就了如今的电信、网通南北帝国:北电信与小网通兼容,成为了如今的中国网通;南电信继承了中国电信大部分的实力,以广东、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为基地在南方称雄。竞争机制确实起到了作用:两家公司在分离的5年时间里不断互相“拆墙角”、“搞破坏”甚至“互拔网线”。
上周在笔者“边流泪边上网 各地ADSL资费比比看”一文中,我们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中国南、北方上网资费的大体情况,读者反应强烈。从网友们上百条的留言中我们发现大家讨论的焦点话题是上网费用高以及各地收费标准差异带来的不公平。
 网友留言
 2M包月30元?
 上海网费
各地资费的不平等
单纯从品论上看,各地网费的差距是非常悬殊的,便宜的有2M包月30元,贵的有512K包月130元,之间十几倍的网费差距难免使有些消费者心里失衡。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网费尤为贵。正如上面网友评论中说的一样,“经济能力决定消费能力”,从月收入和整体经济的发展程度来说,大城市的网民对于网费的承受能力确实要强一些,但这并不能作为电信运营商“剥削”我们的理由。运营商的这种:有钱多收、没钱少收、没有网络地方,制造网络也要收费的行为,完全是“看人下菜碟”的做法。北京的芒果比海南卖的贵这我们可以接受,毕竟这些产品要考虑到运输费等因素,但作为网络运营商来说,在大、中、小城市投入的资金成本虽然不同,但网民的基数也不尽相同,考虑到规模效应和其他产品的附加值,各地网费出现几十倍的差距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