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市场双足鼎立的情况已经维持了好几年,AMD往往以领先的技术吸引众多用户的眼光,近年为了应付AMD Athlon 64对奔腾四不断的进攻,Intel不断研发推出新产品。大家不要认为P4系列CPU除了频率的高低不同外,技术都是上大同小异,其实这只是我们想当然,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P4系列CPU从最初发布的第一款产品到现在最新发布的型号,本质上他们有着莫大的区别。 
  判断CPU的技术差异主要在CPU所使用的内核、外频、制造工艺、二级缓存等主要指标,而每个系列都有自己的型号。例如我们经常看到的:P4 2.8E、P4 2.4C、P4 3.0G,在CPU频率数值后面的“E、C、G...”这些英文字母就是CPU的系列号,就算是同样的频率P4 CPU,不同的系列性能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价格也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在眼花缭乱的型号中找到一款自己合适的产品,确实需要一番学问。
历代P4家族成员
| 型号 
 | 内核 
 | 前端总线 
 | 制作工艺 
 | 二级缓存 
 | 特点 | 
| P4 423 
 | Willamette | 400MHz 
 | 0.18微米 
 | 256K 
 | 第一代P4 | 
| P4 
 | Willamette 
 | 400MHz 
 | 0.18微米 
 | 256K 
 | 改用全新mPGA478封装 | 
| P4 B 
 | NorthWood 
 | 533MHz 
 | 0.13微米 
 | 256K 
 | 升级至133*4频率 | 
| P4 C 
 | NorthWood 
 | 800MHz 
 | 0.13微米 
 | 512K 
 | 增加HT超线程技术 | 
| P4 XE 
 | NorthWood 
 | 800MHz 
 | 0.13微米 
 | 512K 
 | 2M三级缓存 | 
| P4 E 
 | Prescott 
 | 800MHz 
 | 0.09微米 
 | 512K 
 | 1M二级缓存、SSE3指令集 | 
一、Pentium4处理器的家族成员
  根据Intel方面的说法,采用Prescott核心的Intel处理器仍然属于Pentium4系列(后缀为E,通常称为P4 EE,),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它是不是Intel最后一个采用Pentium4命名的桌面处理器,但是这种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这样算起来,从Willamette、Northwood、Northwood HT到Prescott,Pentium4处理器已经经历了三次的核心架构变革,经过这三次的变革,Pentium4处理器已经是完全脱胎换骨了,运行频率和性能都在节节上升。
已故先王:Pentium4 Willamette
  采用Willamette核心的Pentium4是P4系列的先行者,采用0.18微米铝布线工艺,400MHz前端总线,二级缓存为256KB,经历了生命期极短的mPGA423和仍用至今的mPGA478封装技术。在推出之时,虽然有着当时极高的时钟频率,但其20级的超长流水线也导致了低下的处理效率,性能上反而落后于频率低上不少的Pentium3和AMD的Thunderbird。另一方面,Intel为了自己的利益,迟迟没有推出支持DDR内存的主板芯片组,而Rambus内存高昂的价格又让广大用户难以承受,只得投向SDRAM阵型,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Willamette平台的性能。对于Willamette来说,最值得自豪的就是时钟频率的飞速提升,短短半年时间,频率就突破了2GHz。不过长江后浪推前浪,Willamette在NorthWood核心推出后,光辉地离开了历史的舞台。

Socket 423 (左)与Socket 478(右)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