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下半年到现在,CD刻录机和Combo一路降价杀来,绝对是光存储市场的主角。目前主流的并且质量不错的CD-R刻录碟也就1.X元,刻录成本已经相当低廉了。但是对于不少需要保留大量数据的用户来说,用700M一张的刻录碟还是显得不方便,我本身就是这种情况之一:现在平均一个月要用掉一桶半(75张)的CD-R,把碟片分类保存都变成一件麻烦的事情,而且有时会遇到需要刻录的东西刚好比700M大几十M的情况,超刻行不通(超出容量太大),还得分开两碟来刻,十分浪费。DVD刻录机,虽然是一个目前连标准都示完全统一的光存储设备,但是它超大的刻录容量,再加上不足千元的“平凡身价”,使它成为“刻录大户”的最佳选择。
在介绍DVD刻录机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DVD刻录标准的问题。在DVD诞生后不久,由日立、松下、三菱、飞利浦、先锋、索尼等公司发起的DVD论坛(DVD Forum)也成立了,这个组织对DVD的发展是有着重大影响的,它被业界称为DVD的唯一官方组织。理论上,任何与DVD相关的标准都要经过它的审批。虽然DVD论坛组织统一了DVD规格,并且当时大多数的DVD论坛会员也投票通过了旨在数据存储的DVD-RAM规范,但索尼与飞利浦仍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独立开发自己的DVD刻录规范,从而与惠普共同创建了DVD+RW Alliance,于是诞生了DVD+R/RW规范;与此同时,先锋公司也在1997年拿出了它的DVD-R/RW规范,由于面向主流DVD视频市场并且是对DVD-RAM弱点的重要补充,所以迅速通过了DVD论坛的认证,成为了DVD官方指定的非数据存储应用的可录式DVD标准(DVD-R与DVD-RAM同时获得DVD论坛通过)。这样,DVD刻录技术就出现了三大类、五种规范(DVD-RAM、DVD-R/RW、DVD+R/RW)。DVD的业界组织也由原来的一家(DVD论坛),分化成两大阵营了。不过,为了统一这些刻录格式(说到底是为了赚取更多的$),两大阵营在不断的努力着:DVD论坛推出DVD-Multi规范;一些DVD+RW联盟会员公司也私下开发出DVD±RW规范(又称DVD-Dual)。DVD-Multi支持DVD论坛两大刻录技术、三种刻录规范,而DVD±RW则是DVD+RW与DVD-RW的综合产物,但它们都不属于新技术,而是原有规范的的结合。下面是几种刻录规范的技术比较。

这里只是让大家对刻录标准有个简单的理解,要详说的话恐怕得长篇大论一番了。不过总的来说,DVD±RW(DVD Dual)双格式刻录机应该是目前最值得大家首先考虑的DVD刻录机类型,因为可以同时支持两种格式,兼容性问题基本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