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薄”取你的芳心 15mm级超薄手机导购 |
|
2004-06-29 11:09:52 徐天 资料来源:163
|
|
前言
今天笔者提出来的这个题目似乎并不符合现在的手机设计风格,看看如今的手机市场一些热点机型块头多不小,如索爱Z608、NOKIA 6600、MOTO V600等,连“薄”都提不上就更不要说“超薄”了。不过笔者看来“超薄”的手机设计还是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很多人买一个东西首先要看看它是否精致,那么一个东西如果体积较小的话更容易和“精致”挂上钩。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手机都是“以小取胜”。不过现在人们不那么崇拜“小”了,因为手机如果做得太小的话操作会不太方便,这也是松下G51、G55在国内不太受欢迎的原因。不过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于手机的厚度还是比较关注,笔者就是一个对于“超薄”手机有所偏爱的人。
何谓“薄”笔者认为一个手机厚度在17mm以下可以称之为“薄”,在手机堆里选一选薄手机还是不少的,三星C100(科健K358)、西门子Xelibri 5、科健K308等都是其中的精品。那么什么样的厚度才可以称得上是“超薄”呢?笔者定的标准是15mm,以这个为标准的话可以称得上是“超薄”的机型就屈指可数了。
经典回顾
笔者一开始就说过其实超薄手机并不是现在市场的主流,所以说翻一翻以前的资料可能更容易找到符合的机型。国内最早的超薄手机可以追溯到2001年年底,那时国产手机还刚刚兴起还走在一个亦步亦趋的发展阶段,当时海尔推出了一款开运星3000,当时号称“最薄的手机”,当然也名不虚传其厚度只有12.6mm,创下了一个手机厚度的记录。不过除了可存储300个电话号码,拥有35首16和弦音铃声,动画屏保和预制短消息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特点外,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功能。而后在2002年康佳推出的7688同样可以称得上是最薄的手机,它的厚度只有12.67mm,和海尔3000在伯仲之间,其3组闹钟提示也是当时的一大创新。
进入2003年,手机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众多品牌纷纷抢占中国市场,其中来自我们宝岛台湾的BENQ也在其中,它推出的M770GT则是一款经典的超薄机型,其厚度为15mm。M770GT钛金属、黑白屏手机,由曾经为世界顶级跑车保时捷作出过设计的明基电通工业设计中心总监Manfred担纲设计。用户可在手机与电脑间随时同步资料与铃声,M770GT还是一款出色的GPRS手机,支持最快57.6Kbps的数据传输速度,让你得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实现无线下载。
上面所说的都是以前的国产品牌,国外品牌在手机厚度方面没有太多的重视。不过有一款经典机型让笔者心仪很久,那就是2000年由当时的爱立信公司推出的T28,15mm的厚度,以轻而坚固的铝合金框架作机体让T28显得更像一件“军事武器”多于一部媚俗的手提电话。
|
推荐产品 |
 |
用户评论 |
|
|
 |
|
文章搜索 |
|
|
最新文章 |
|
|
热门文章 |
|
产品搜索 |
|
|
按价格范围检索 |
|
|
按品牌检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