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度挖掘CRT潜力 显示器像素提升全攻略 |
|
2005-02-23 09:10:37 资料来源:天极yesky
|
|
我们看到,资料中提到带宽不足会导致画面模糊,那么前文中介绍显卡那一因素时提到的,“1600×800/85赫兹/32位色深”下的文字比“1600×800/60赫兹/16位色深”下的文字模糊的这一现象,就也有可能是带宽不足造成的了?如果换一块更好的显卡试一试的话自然就清楚是谁造成的了,可惜笔者手头没有这样的显卡,之所以认为那是由显卡造成的,主要是出于经验和猜测。
首先,TNT2显卡在高分辨率下模糊的案例出现得很多,所以那个模糊应该与它脱不了干系;其次,以笔者的显示器在分辨率3840×800/85赫兹下的表现为例,在这么高的分辨率下,显示器有两种显示方式,一种是把所有的内容都显示在显示器的可视范围之内,这时的画面当然会模糊,已经无法区分哪些模糊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了,第二种方式是只把一部分画面显示在可视范围之内,当鼠标移动到屏幕边缘的时候再显示其它的部分,这时的画面就和分辨率1600×800下的画面一模一样。
第二种方式可以理解为显卡驱动程序的特殊的输出方式,只有一部分版本的显卡驱动程序才会采用这种输出方式,之所以和分辨率1600×800下的画面一样是因为它本质上就是分辨率1600×800,笔者偶尔也会在这种方式下工作。而在第一种方式下,此时所需的带宽已经是显示器最大带宽的三倍以上了,即便这时的画面模糊全部是由于带宽不足造成的,那也远没有想象中的严重,而且,根据资料,带宽不足除了会导致画面模糊外,还应当伴随有色彩失真和水波纹,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并没有发现明显的色彩失真,水波纹反而不如在1280×800时的多。
因此,我认为 “1600×800/85赫兹/32位色深”下的模糊主要是由显卡造成的,同时这也说明了资料中记载的前三点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最后让人在意的就是减少寿命这一点了,寿命究竟会减多少?挂掉之前会不会像显像管一样有预兆?这些都不清楚。笔者已经差不多超负荷使用了1000小时了,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显示器有任何异状,也没发现发热量有明显的增加。
第四点是显示器的OSD菜单,水平分辨率增加以后,需要利用显示器的OSD菜单将画面的垂直高度调小,以保证画面中的内容保持原来的比例。笔者的显示器在分辨率的长宽比为16:9时,OSD菜单中的垂直高度就已经调到最小了,继续增加水平分辨率的话就必须借助软件来调节了,比如NVIDIA显卡驱动中的“NVKeystone显示纠正”工具,不过软件拉伸的质量比不上OSD,所以找不到这样的软件也没关系。
 启用校正
以上的理论知识准备好了以后,接下来就可以实际操作了。
|
推荐产品 |
 |
用户评论 |
|
|
 |
|
文章搜索 |
|
|
最新文章 |
|
|
热门文章 |
|
产品搜索 |
|
|
按价格范围检索 |
|
|
按品牌检索 |
|
|
|